环境犯罪危机 - page 9

9
响应
森林和野生生物产品的非法贸易,以及对自然资
源的非法开采构成了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
威胁,这一点现在已得到公认。这反映在《濒危
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、联合国预防犯罪
和刑事司法大会、国际刑警组织和联合国安理会
的一系列决定中,包括关于索马里和刚果民主共
和国的决定。
国际执法合作,如包括濒危物种公约、联合国毒
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、国际刑警组织、世界银行
和世界海关组织在内的国际打击野生动植物犯罪
联盟(
ICCWC
),连同各机构之间增强的合作,
如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各国的合作,已经创造
了一个可为各国的警务、海关、检察和司法领域
提供支持的更为有效的结构。这些举措已经展示
出重要的早期成果。
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,偷猎藏羚羊(又名
长角羚)以获取羚羊绒导致中国的藏羚羊数量急
剧下降,它们的数量可能减少了80至90%,也就
是近百万只,中国因此动员军警在环境方面付出
了大量努力,以避免藏羚羊的灭绝,同时还建立
了一些世界上最大的保护区。虽然种群数正在缓
慢复苏,但它们仍然非常脆弱,迫切需要开展更
多调查。
巴西可能是世界领先的、通过采取广泛的执法努
力来打击完整犯罪链及其网络,从而减少滥砍滥
伐的国家之一。自1988年对森林开展监测以来,
巴西亚马逊地区的滥砍滥伐已在2012年降至最低
水平。其降幅估计达64至78%,这主要归功于采
用了卫星图像的协调一致的执法方法和有针对性
的警察行动及调查。通过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及
森林退化排放(
REDD
)和其他增强原住民、利益
攸关方参与进程和替代生计的行动计划采取的大
规模努力,也为这种做法提供了支持。世界上许
多地方都可以学习巴西采取的措施和行动。
在坦桑尼亚,1100多名护林员已在过去两年间接
受了专门培训。培训内容包括跟踪偷猎者、应对
1,2,3,4,5,6,7,8 10,11,12,13,14,15,16,17,18,19,...108
Powered by FlippingBoo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