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ground Image
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
Previous Page  58 / 64 Next Page
Information
Show Menu
Previous Page 58 / 64 Next Page
Page Background

56

Wire & Cable ASIA – May/June 2017

www.read-wca.com

摘要

本论文介绍了在常规和试运行测试期间以及运行条件下,检

测和定位较长和超长

HVAC

HVDC

电缆系统的严重故障错

误的可选方法。本文以时域反射法 (

TDR

) 为理论基础,并与

经典的

TDR

故障定位法进行了对比。

基本概念已通过理论性和实验性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。因此

理论思考是通过对包括高压 (

HV

)

电缆的测量网络的精细模

拟而得出。实践实验分析了中压 (

MV

) 和高压 (

HV

) 电缆样

本在交流 (

AC

) 和直流 (

DC

) 电压应力下的性能。

本文所述技术可应用于陆地和海底电缆。重点关注的地方是

测量方法和软件算法的适用评估。本文所述的在线故障定位

需要配备适应良好的硬件,即便在严重故障错误发生时,也

能在测试和运行条件下保持性能。

所述硬件主要包括一个高压分压器和一个瞬态记录器。测量

系统在电缆系统出现故障前,其运行应保持完全不可见以及

长期可靠性。因此,所使用的测量设备正是在电缆测试或电

缆系统运行期间所安装的设备。因为该测量系统也能用于其

他质量和诊断测量。

概述

去年新安装的高压电缆系统数量大幅增长。这一举措是为了

满足不断增加的公共电网需求。一方面,为新的高架电缆寻

找安装线路越来越困难,另一方面,高压直流电传输系统的

技术变得更受重视。这些系统常常包括高压电缆。

举一个重要实例,将近海风力发电场连接至陆地电力网时,

需要采用的出口电缆是较长的

HAVC

或超长的

HVDC

海底电

缆。这些电缆在敷设和运行后,往往很难再接近,或者需

要很高的成本和技巧才能接近(敷设在电缆通道中的电缆除

外)。一旦出现故障,无法进行简单的人工检查。在上述情

况下,即便是广为人知的

TDR

故障定位法也无计可施。

本文的目的是介绍一款能够在发生故障时进行快速诊断和故

障定位的在线工具和设备。

在工厂和现场检测上述电缆和电缆系统时,需要考虑一些标

准和建议(例如

[1]

[2]

[3]

)。

测量方法概念

本文所述的

TDR

方法与已知的经典方法不同。经典

TDR

方法

是在故障发生后使用,本文中的方法则会持续监控电缆系

统,并评估故障自身生成的信号。因此,该测量系统在整个

测试和运行过程中高压交流电

(HVAC)

和高压直流电

(HVDC)

电缆的在线故障定位原理

作者:

Frank Böhme

博士,

Ralf Pietsch

博士,

Highvolt Prüftechnik Dresden GmbH

电缆测试或运行期间,必须时刻保持连接和运行状态。只有

采用单独高压电源的测试,重复测量才可实现。可将测试电

压升高至特定电压电平,以促使故障再次发生。

两种

TDR

测量方法在表

1

中进行了对比。

在线测量方法的优势在于没有来自远端的反射。故障部位会

产生很低的阻抗,从而生成反射信号。在线测量方法的简化

线路可参见图

1

用两个测量设备测量电缆两端,可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。

当然,这一方案取决于电力电缆系统的配置以及到达电缆两

端的方式。目前在实验测试中尚未考虑该方案。

理论思考和模拟

电缆的物理特性和运行状况十分复杂,在文献中已有广泛讨

论。本文在此不再赘述(参考示例请参见

[4]

)。此处只需两个

基本方程式:

采用本文的

TDR

方法时,对传输速度

v

的精确了解决定了故

障定位的准确性。(而局部放电故障定位的

TDR

测量方法则

不同,在该方法中,只有反射的时间关系才会决定定位的准

确性。)因此需要提前确定传输速度的精确值。当有效获取

电缆参数

L

'

C

'

后,便可通过方程式

1

计算传输速度。

但是在可行条件下,应对每条运行电缆的传输速度进行初始

测量。

经典

TDR

在线故障

TDR

应用

出现故障后,

离线

故障期间,

在线

人造脉冲应用

对反射测量表示

肯定

无来自故障自身

的信号

来自远端或故障位

置的反射信号

取决于故障类型

故障部位没有完

全崩溃

电缆长度

10

千米

一流的

(更多取决于故障

类型)

>100km

预期长度

(待验证)

1

:

故障定位方法对比

方程式

1

方程式

2